首页

女王之家调教

时间:2025-05-24 21:28:45 作者:特朗普:建议自6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 浏览量:26736

  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新知新觉)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掌握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优势,内含着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用好历史机遇、拓展历史视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等重要要求。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用创造新的历史实现对中华历史最好的继承,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人类文明致以最大的礼敬。

  拓展历史视野。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独特的历史禀赋与厚重的历史积淀让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习近平文化思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宏阔的历史坐标中深邃思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刻考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厚植文化自信的历史根脉,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把握历史规律。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要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我们党成立以来领导文化建设的探索成果和宝贵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体现。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善于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深刻把握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的深层原因,在总结历史经验、顺应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赓续中华文明的历史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历史、把握现实、开拓未来。

  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等问题,不仅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与内在动力的深刻认识,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增强历史主动、努力为人民而奋斗的生动体现。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作者赵亦彭 单位: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

  (人民日报)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普京签署新法律:赴乌参战最高可免除1000万卢布债务

“陪诊行业应当朝着专业化、正规化、机构化方向发展。”朱同玉谈道,陪诊行业的规范,需要从业者、行业协会、医院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这四方的力量共同参与。

曾在国庆大阅兵担任领队的将军履新

身着富有孟加拉特色服装的杨峻,和他药品行业的中外朋友在展会上相聚了。这几位来自孟加拉的药品领域,而戴文杰则就职于国内一家生物医药服务平台。

王瑞军已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四是发展援助合作不断加强。中国重点向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支持东盟缩小内部发展差距和一体化发展,主要包括支持东盟国家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减贫、卫生、抗灾等项目合作,增进东盟国家民生福祉;通过奖学金、短期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项目,帮助东盟国家培养各领域人才,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加拿大创业协进会表彰2024年度“杰出华裔创业家”

京东云不止全方位保障京东11.11,也通过极致性价比的云产品,为客户提供“又便宜又好”的云服务,超100个产品规格低价开卖,同时,还在10亿比价金的基础上再加码,设立了1.1亿秒杀补贴,1.1亿续费补贴,将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回馈给客户,助力产业实现数智化升级。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王毅表示,中韩是近邻,应当常来常往。建交30多年来,两国关系总体发展顺利、富有成果。双方于2008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把同对方关系放在各自外交更重要的位置上。中韩在交流合作中相互成就,实现共同发展,为地区和平与繁荣贡献了力量,充分说明中韩关系发展符合时代潮流,体现了人民意愿。近段时间,中韩关系面临困难和挑战,这不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不是中方愿意看到的。希望韩方与中方一道,坚守两国建交初心,坚持睦邻友好方向,坚定互利合作目标,排除干扰,相向而行,合力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